文章詳情

兩云工程給供水行業帶來新機遇

30

11月19日,第五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中釋放了兩個重磅消息,我國的天基互聯網“虹云工程”與天基物聯網“行云工程”都有新進展?;ヂ摼W和物聯網是智慧水務發展必不可少的關鍵技術支持,互聯網和物聯網的發展也給智慧水務未來發展帶來更多可能。智慧水務如何借助兩大技術的發展建設的更加“行云流水”呢?跟著小編一起大開腦洞吧!

近年來,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在國家的支持下迅速發展的同時也給產業鏈上下游的相關主體帶來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尤其是對一些發展高度依賴“兩網”技術的產業,比如智慧水務。技術的革新必然給行業的新機遇,供水企業該如何把握這次的機遇,跟隨時代的浪潮重塑供水行業在未來市場中的布局?接下來,小編就帶領各位看官“開腦洞”!

面對近年來我國城市自來水的用戶數量趨于飽和,城市自來水供應在用戶數量上已經沒有多少增長的空間,有些供水企業會選擇做差異化服務尋求“質變“的突破路徑。(相關鏈接:水質提升為哪般?)然而,在尋求“質變“帶來的增長量的同時還需尋求“量變”帶來的增長。城市供水企業對于城市之外的廣大的農村地區開發的較少,“城鄉供水一體化”不僅是國家交給供水企業的任務,也是供水企業開發新增量的機會。當前“城鄉供水一體化”的難點在于相關機制尚未理順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差距過大。既是國家扶持的重點,機制問題無需過多擔心。但是,“硬件基礎”上的問題可能會成為農村地區接通市政管網的阻礙。

農村地區的道路條件復雜,用戶地理位置相對分散等特征會導致“城鄉供水一體化”后的管理難度大,運維成本高昂。水司如何避免用戶數量的“新增量”成為“新負擔”?“行云工程”和“虹云工程”的優勢能夠解決這一擔憂?!叭蚋采w、通信距離遠、通信容量大、成本低”的特點“翻譯”過來就是水司可用更少的投入做到更好的運維管理。舉個更直觀的例子,未來“虹云工程”的互聯網服務將擴大享有互聯網的覆蓋面積,農村居民也可以方便的使用互聯網查繳水費,水司能夠減少派遣人員或者在當地建繳費營業廳的花費,可以省下很大一部分支出。同時,“行云工程”能夠隨時獲取各節點上的傳感信息,并傳入智慧水務系統,利用系統模型運算做爆管預警分析和壓力控制等,降低維修人員實地外勤的花費和潛在的安全隱患。

機遇二:“攻克“影響經營效率的“疑難雜癥”

提到供水企業的“經營效率”免不了想到產銷差率,再具體一點到“漏損管理”。(相關閱讀:產銷差高老不好?找準“病因”是關鍵)智慧水務的發展為解決水司經營效率上的這些“疑難雜癥”起到了很大幫助,尤其是對于漏損控制這一方面。但是,智慧水務也有自己的“癥結”,“信息孤島”和信息安全等問題都影響了智慧水務的“發揮”。解決的辦法不是沒有,越來越多的水務“云服務”就是一種。(相關閱讀:“智慧水務”的“高樓建造法”總共分幾步)

如果每家供水企業都自己花錢搭建自己的“云”,并且出于安全性的考慮選擇靠譜的方案提供商,成本會有多少呢?從業專家預測到:“單就軟件平臺的投入就需要300到500萬左右,這還不算其他的硬件等方面的投入。這對于水務公司來說,改造成本還是過于高昂,更不用提用戶不到5萬的縣級水務公司了?!安 边€是得治,“虹云工程”可能會成為更為經濟的選擇。新聞中提到“虹云工程”建成后將實現全球覆蓋,這意味著世界上所有的先進云系統都可以連接進“虹云”網絡。未來“虹云”打通國外互聯網運營服務的市場,將會有更多安全性更好,儲存能力更大、算力更強的“云服務”商接入“虹云”。國內的水司可以從更大范圍內選擇適合自己的“云服務”商,不僅省下自己建設的花費,還能便于智慧水務更好地發揮效果,解決影響經營效率的“疑難雜癥”。

結語: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的進步對于智慧水務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盡管目前看來很多想法還不能成為現實,但是敢想就離實現更近了一步。十幾年前,臺式機還是接觸互聯網的主要工具時,《失控》作者凱文·凱利就大膽預測:“在未來,網絡節點的數量將超越人類大腦的神經元,世界將誕生一個統一的復雜系統,也就是’One Machine‘,它永不崩潰,成為智慧本身,釋放出無窮價值?!奔幢阒腔鬯畡湛赡軣o法達到“One Machine”系統的智慧程度,但是借助“兩網”技術發展將智慧水務打造成幫助供水企業提升經營管理效率,擴大業務范圍和優化服務水平的工具還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參考資料:

1.中央廣電總臺央視網:明年我國航天都有哪些計劃?將打造首個“天基物聯網”

2.天虎科技:物聯網、云計算、智能化……水務公司缺哪些技術來“治水”?

3. 驅動中國:天基物聯網:萬物互聯的太空華彩



文章分類: 公司新聞
北京中環碧洋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熱線:010-89587248
(8: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