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驚人的國家機密
3月27日,多家網站刊登了一篇題為《專家:“水質多糟糕”系國家機密水源地或僅50%合格》的文章,文章結尾的一段內容令人擔憂:“環保部公開的數據只有113個重點大城市的信息,全國其他數千個城市的水質情況并未披露。
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學者告訴記者,水質情況很糟糕,但有多糟卻是個國家機密,估計真實的合格率僅有50%左右。
水質糟糕的真實情況怎么成了國家機密?依照正常的邏輯,水質越糟糕就越應讓老百姓知道,也好采取力所能及的預防、處理方式。盡管如此,但中國自來水的水質很糟卻早已是不爭的事實。
一、水源消失
中國的淡水資源總量占全球水資源的6%,居世界的第四位,但中國的人口基數很大,人均占有淡水的水平只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這種人口基數導致的大量用水已造成了中國部分水源的消失,據官方統計結果,中國河流數目已從上世紀50年代的5萬條下降到了現在的2.3萬條。
二、嚴重污染造成的功能性缺水
從本月官方連續公布的兩份公報來看,中國目前的土壤和地下水都受到了嚴重污染,其中接近兩成的耕地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接近六成的水質為較差或極差,已不適合做自來水的水源。
而水利部也公布過相關的具體數據,我國目前水庫水源地水質有11%不達標,湖泊水源地水質約70%不達標,地下水水源地水質約60%不達標。
污染導致的功能性缺水迫使在中國不僅一類、二類水源用作處理自來水,而且也允許使用三類水源了。
三、水處理廠技術陳舊落后
中國多數的水處理廠現在使用的還是傳統的水處理工藝,即絮凝(加聚合氯化鋁)、沉淀、過濾(通過石英砂、卵石等)、消毒(加氯氣等),它主要滅殺水中的微生物,無法處理目前三類水源中存在的重金屬污染和致癌、致畸、致突變等的有機化合物污染。
目前,中國只有北京等城市的水處理廠具備深度處理能力,其他城市也有一些使用深度處理的水處理廠,但水處理的能力較低,只占自來水總量的10%左右。
四、水質指標落后
中國使用的《生活飲用水標準》,是2006年底衛生部與國標委、原建設部、水利部、國土資源部及環保部一起對1985年版的《生活飲用水標準》進行修訂而成的。
這個國家標準從2012年7月1日起強制執行,它將檢測指標從原來的35項增至106項,并修訂了8項,但相比美國這個水質標準還是明顯落后了。
五、水質檢測技術落后
中國的水質標準雖然只有106項指標,但據2013年的媒體報道,在43個國家級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站中,僅有12個具備水質標準要求的106項指標的檢測能力;在190個地方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站中,有超過170個監測站不具備42項常規指標檢測能力;在全國超過4500座水廠中,有超過3500座不具備日檢能力,甚至其中有超過2000座水廠沒有任何檢測手段。
中國目前在水源、水處理、水質標準和監測檢測的每一步都存在著巨大的問題,就算“水質多糟糕”是國家機密,但水質有多糟糕已到了不需要什么想象力就可以猜出來的地步。
艾沃凈水器—全球技術?專注凈水
本文由專家說水采編,歡迎大家轉載!
下一篇:礦物質水的選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