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到自來水6小時變身--取水、濾水、測水、供水,走進沙口水廠揭秘流程
賀江水污染陰影,讓我們再一次關注飲用水安全。自來水到底是怎么誕生的,經過了哪些檢測?水質安全保障體系又如何運轉?南都記者走進禪城最大的水廠“沙口水廠”,了解取水、濾水、測水等流程。(注:禪城日均供水量的60%由沙口水廠提供,供水范圍主要包括祖廟、張槎兩個街道)
1、東平河取水口:水質Ⅱ~Ⅲ類
2、取水泵站:利用一級泵站的機械動力,將東平河水通過2條直徑1.5米的管道輸送至沙口水廠。沙口水廠的設計抽水能力為50萬噸/天,夏季為35萬噸/天
3、原水生物監測池:養魚觀水質,輸送至水廠的東平河水,在實施生活飲用水處理前,會將一股細流引到原水生物監測池里。檢測池養了六七條魚,都是從東平河里打撈上來的鯉魚等普通魚類。這些魚的作用類似于小白鼠,觀察其生存狀況,檢驗水質狀況,以應對突發污染
濾水
4、投藥:P A C去除部分重金屬
沙口水廠水處理的第一步,是在投藥室內加入聚合氯化鋁(英文簡稱PAC )。PAC是一種無機高分子水處理藥劑,能除去水中色質SS、C O D、B O D,砷、汞等重金屬離子及放射性物質對水的污染。按照夏天沙口水廠每天進水35萬噸來計算,每天的PA C投放量為7噸
一旦突發水源污染,水廠會啟動應急處理,通過投藥劑等方式,解決出廠水水質安全問題。此次賀江水污染,佛山水業集團在事發第二天即稱,已做好除鉈技術準備
5、反應:25分鐘后雜質凝結
添加了PA C的水進入3- 4米深的混凝池,PA C將和水充分反應大約25分鐘,以便水里的雜質充分凝結,形成一些比較粗大的顆粒“礬花”
6、沉淀:緩流2小時“礬花”落底
形成“礬花”的水,將非常緩慢地通過106米長的平流沉淀池,耗時2小時。在此緩慢的流動中,“礬花”將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到平流沉淀池的底部。沉淀池末端10米處,有取水槽,平流層中水質最好的上清液將進入取水槽
7、過濾:穿過1.4米深的石英砂
經平流池沉淀后,水流入過濾池,通過1.4米深的石英砂過濾層,滲透到過濾池底部,濾掉雜質
混凝池、平流沉淀池、過濾池均為露天。工作人員表示,遇到大雨也不怕,“這些池子深度約有4米,而大雨降雨量也不過幾十厘米,且雨水水質并沒有多少污染,對自來水生產幾乎沒什么影響
8、消毒:加入氯氣氨氣
水從過濾池底部出來后,會加入氯氣和氨氣,進行消毒
9、清水:去掉氯氣味
除了去除氯氣味道外,清水池還可用于儲備用水。一旦發生水污染事件,水廠必須停止取水時,清水池的水可作備用。不過,清水池最大儲量只有2.8萬平方米,占沙口水廠日進水量的十分之一,屆時只能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工業生產不得不停水
目前佛山已搭建西江北江雙水源體系,當出現突發應急事件須停用常用水源時,備用水源水廠生產的水將通過聯網系統輸送到停水的水廠
走一遍完整的水處理工藝,需要6小時
測水
10、檢測:查驗監控多項指標
處理好的水出廠前,泵站會對濁度、氨氮、PH值和氨氣等四大指標進行在線實時監控。同時,沙口水廠化驗室每天檢驗大腸桿菌、C O D等9項指標,并將水樣送至佛山水業集團水源中心檢測
供水
11 、輸送:舊損管網會致二次污染
二級泵站提供動力,通過管網輸送到千家萬戶。但目前,老城區部分管網老舊破損,會使自來水在輸送途中受到污染。所以飲用水終端裝一臺凈水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下一篇:【東陽】原水進入供水管網需“凈身”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