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度19款桶裝水上黑榜
桶裝水是許多市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近日,廣州市質監部門公布的月度食品抽檢“黑名單”顯示,桶裝水依舊是“問題大戶”,在抽檢的飲料食品中,19個桶裝水品牌被通報。
不合格飲料中八成是桶裝水
近日,質監局對生產領域的飲料產品進行了本年度第十批日常抽樣檢驗,共抽取了162家企業生產的248批次產品。經檢驗,不合格的有35批次,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14.1%;剔除純標簽不合格,實物質量不合格的有23批次,而其中,被通報不合格的桶裝水多達19批次,在不合格飲料中約占八成。
據廣州市質監部門介紹,不合格項目為pH值、電導率、菌落總數、霉菌、酵母、水分、銅綠假單胞菌、標簽,“飲料中,主要是桶裝飲用水的微生物指標超標嚴重。一些桶裝水被檢出有致病菌”。
多個水企菌落總數超標嚴重
質檢結果還顯示,在此次“上榜”的飲用純凈水產品中,菌落總數超標情況十分嚴重。盤龍泉、寶灃山泉、南方山泉、麥地山、竹峰巖泉、月亮河等商標的飲用純凈水菌落總數均被查出超標,最高超標達到200倍。而力泉、柏之林這兩個商標的桶裝水則被檢測出電導率超標。
另外,羊石泉飲用純凈水(2013-08-28產,18.9升/桶)被檢查出酵母菌超標。廣州市增城群星純凈水廠生產的飲用純凈水(2013-09-10產,18.9升/桶)則被查出霉菌超標。
廣州市質監部門表示,飲用水生產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由于桶和桶蓋消毒不完全、生產設備清洗消毒不完全,或是灌裝車間的空氣清潔程度不夠、操作人員衛生管理不當,生產封蓋不密閉等,都有可能導致桶裝飲用水菌落總數超標。
部分企業承認生產過程有漏洞
盤龍泉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公司以前是生產純凈水,執行的標準也是純凈水標準,后來改為生產山泉水,質檢部門不知道,還是按照純凈水標準來抽檢,純凈水對菌落總數的要求是小于等于20,山泉水是小于等于50,所以生產過程中臭氧量沒有打那么多,這次是個誤會,公司也已經和花都質監局解釋了,質監部門并沒有罰款。
南方山泉相關負責人張先生對記者表示,此事一言難盡。在記者追問下,他表示主要原因是瓶蓋的密封度不夠好,漏氣造成了菌落總數超標。
寶灃山泉的相關負責人李先生對記者表示,造成不合格主要原因是臭氧濃度不夠,原來使用的塑料管道老化,這次抽檢后已經進行了改進。
下一篇:世界水污染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