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币馑际钦f,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水(H2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水是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類很早就開始對水產生了認識,東西方古代樸素的物質觀中都把水視為一種基本的組成元素,水是中國古代五行之一;西方古代的四元素說中也有水。
古代皇帝對喝水問題也十分講究。據《漢書·郊祀志》記載,漢武帝于建章宮中修建高達20丈的承露盤采集天地之甘露,再和玉屑飲之。露水解決了水的安全、清潔的問題,添加玉屑解決了補充微量元素的問題,將安全的水變成了健康的水。
無獨有偶,清代陸以湉《冷廬雜識》記載,乾隆皇帝以銀斗精密測量全國各地水的重量。有一次偶然出巡北京玉泉山,發現那里有一泓泉水,命人把水帶回宮去,并親自檢驗。結論是北京玉泉山的水每斗重一兩,為天下最輕,口感最甜。
孔子說:水有五種完美的品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滋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長,遵循自然規律,好像有義;浩大無盡,好像有道;流向幾百丈山澗毫無畏懼,好像有勇;安放沒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度;量見多少,不用削刮(不會隱瞞正確的觀點,違心地趨附別人),好像正直;無孔不入,好像明察;發源必自西(歸宿必處東),好像立志;取出取入,萬物就此洗滌潔凈,又好像善于變化。水有這些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觀(觀察、體會、感悟、效仿)。
水文化不僅在中國有非常深厚的影響,對于整個世界的文明和發展也擁有了巨大的推動力量,我們每個人都在水中孕育,這就是上善若水,因為上善若水才是我們整個文化的本根。
有關水的名言: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魏征)
水之性格為上善,水利萬物而不爭,贊水之性 (老子)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唯有水最珍貴(平達)
下一篇:專家:自來水二次污染危害大?建議使用凈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