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你都知道嗎?專業的。。。
一、飲水觀念的沖突
無疑,隨著環境污染的日益嚴重,水己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重要因素。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人發病率的80 %與飲水不潔有關。近年來,市場上各種品牌的礦泉水、純凈水和凈水器不斷增加,究竟喝什么水有益身體健康,己是人們非常關心的一件大事。
一方面,市民對自來水的質量持有懷疑,甚至害怕生產自來水過程中使水混有一些有毒氣體,認為純凈水和礦泉水更有益身體健康。一方面,專家認為當今市場上的純凈水和礦泉水是不必要的高消費產品,甚至過純的水對人體有害,呼吁市民喝自家水。
那么,到底我們應該飲用什么樣的水呢?礦泉水是日常生活中所必要的嗎?水是不是越純越好?自來水真的對人體有害嗎?
二、純凈水及礦泉水與人體健康
礦泉水與純凈水的最大區別,在于水源不同。真正的礦泉水取之于深層地下承壓水,水中含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而純凈水則是利用城市自來水或自備井水,經過反滲透膜技術凈化處理,使水變得非常純凈,不含任何細菌和水之外的其它物質。
到底含有礦物質的水好,還是不含其他任何物質的水好?我組從搜集的資料中發現了以下沖突觀點。
提倡飲用礦泉水 的專家認為,一個人每天都要喝 2 公斤以上的水,水是最好的溶劑,礦泉水中富含多種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應充分利用。而純凈水雖然除去了一切有害物質,但同時也去除了水中有用的東西。特別是純凈水具有極強的溶解能力,人在大量飲用純凈水之后,人體內的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就會迅速溶于水中,然后通過腎臟白白地排出體外,所以,喝過于純凈的水并不好。特別是常喝純凈水,對兒童影響更大。目前,許多城市己發出通知,禁止中小學生喝純凈水,以保證這些正在發育的兒童體內的微量元素和營養物質不遭流失。 倡導飲用純凈水 的專家則說,飲水主要是解渴,而純凈水是最好的飲品。純凈水具有極強的溶解與滲透能力,在補充體內水份的同時,還能清除體內的毒素和雜質,使一些積存于體內的有害物質排泄出去。
他們認為,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不必依賴于水,完全可以從食物中獲取。食物中各種微量元素的含量遠遠高于水,如一杯桔子汁中所含的礦物質超過400杯礦泉水;1克黑木耳等于10杯礦泉水所含的鐵值。礦泉水中的微量元素是微不足道的,而溶于水中的有害物質卻能使人致病。
兩方專家說的固然有道理,然而,結合當今時代背景,嚴重的環境污染已使許多深層地下水也溶進了有害物質,如水源不好,礦泉水"先天不足",很難達到生飲標準。再結合我們所學過的關于硬水"的知識,我們知道水并非含有礦物質越多就越好。長期飲用硬度過高或過低的水都不利于人體健康。
而純凈水雖然很純,但許多營養學家認為,純凈水一旦啟封或密封不嚴與空氣接觸,24小時之內就會孽生細菌。再者,過多的飲用純凈水會導致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流失,更何況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飲用水的質量大多存在問題。
目前能解決這些問題的純凈水機可有太多公司售后服務嚴重跟不上。
三、自來水真的有害人體健康嗎?
現在人們談到飲用自來水 會 "心有余悸",主要是因為害怕自來水生產過程中未能除盡水中的雜質及微生物,又害怕凈水過程中混入了一些有毒氣體;诖,我組成員先著手了解自來水的生產過程。
1、 自來水是如何生產的?
眾所周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原水里含有各種各樣的雜質。從給水處理角度考慮,這些雜質可分為懸浮物、膠體、溶解物三大類。城市水廠凈水處理的目的就是去除原水中這些給人類健康和工業生產帶來危害的懸浮物質、膠體物質、細菌及其他有害成分,使凈化后的水質能滿足生活飲用水及工業生產的需要。市自來水總公司水廠采用常規水處理工藝,它包括混合、反應、沉淀、過濾及消毒幾個過程。
1)混凝反應處理
原水經取水泵房提升后,首先經過混凝工藝處理,即:
原水 + 水處理劑 → 混合 → 反應 → 礬花水
自藥劑與水均勻混合起直到大顆粒絮凝體形成為止,總稱混凝過程。常用的水處理劑有聚合氯化鋁、硫酸鋁、三氯化鐵等。汕頭市使用的是堿式氯化鋁。根據鋁元素的化學性質可知,投入藥劑后水中存在電離出來的鋁離子,它與水分子存在以下的可逆反應:
Al3+ + 3H2O ←→ Al(OH)3 + 3H+
氫氧化鋁具有吸附作用,可把水中不易沉淀的膠粒及微小懸浮物脫穩、相互聚結,再被吸附架橋,從而形成較大的絮粒,以利于從水中分離、沉降下來。
混合過程要求在加藥后迅速完成;旌系哪康氖峭ㄟ^水力、機械的劇烈攪拌,使藥劑迅速均勻地散于水中。
經混凝反應處理過的水通過道管流入沉淀池,進入凈水第二階段。
(2)沉淀處理
混凝階段形成的絮狀體依靠重力作用從水中分離出來的過程稱為沉淀,此過程在沉淀池中進行。水流入沉淀區后,沿水區整個截面進行分配,進入沉淀區,然后緩慢地流向出口區。水中的顆粒沉于池底,污泥不斷堆積并濃縮,定期排出池外。
(3)過濾處理
過濾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有空隙的粒狀濾料層通過黏附作用截留水中懸浮顆粒,從而進一步去除水中細小懸浮雜質、有機物、細菌、病毒等,使水澄清的過程。
(4)濾后消毒處理
水經過濾后,濁度進一步降低,同時亦使殘留細菌、病毒等失去渾濁物保護或依附,為濾后消毒創造良好條件。消毒并非把微生物全部消滅,只要求消滅致病微生物。雖然水經混凝、沉淀和過濾,可以去除大多數細菌和病毒,但消毒則起了保證飲用水細菌學指標的作用,同時它使城市水管末梢保持一定余氯量,以控制細菌繁殖且預示污染。消毒的加氯量(液氯)在1.0-2.5g/m3之間。主要是通過氯與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在細菌內部起氧化作用,破壞細菌的酶系統而使細菌死亡。消毒后的水由清水池經送水泵房提升達到一定的水壓,在通過輸、配水管網送給千家萬戶。
2、 自來水是否含有有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由以上自來水的生產過程,可見,河水中原有的種種懸浮顆粒及膠體物質已在混凝過程中分離。而原水中的致病微生物也已在濾后消毒處理過程中被消滅。因此,在自來水生產過程中已把原水含有的有害人體健康物質去除掉。
那么,生產過程中所加入的藥劑呢?在去除水中原有雜質的過程不免地加入了新的雜質。這些新的雜質是否會危害到我們的健康呢?
在混凝過程中所加入的水處理劑,一般情況下都與原水的懸浮顆粒及膠體一起沉淀開來,從而不影響水出廠時的質量。那么,就只剩下氯氣了。氯氣消毒法是生產自來水的最后一個環節。往水里加氯氣經反應后即可把水輸送到市民家庭使用。如此,氯氣是否會危害到我們呢?
以下我們來重點研究氯氣。
氯氣(CL2)是一種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能溶于水,常溫下1體積水能溶解2體積氯氣。在相同條件下,氯氣比同體積的空氣重,標準狀況下,它的密度3.214g/L。氯氣容易液化,當壓強為101。3kPa,冷卻到-34。6℃,氣態的氯就變成黃色油狀的液態氯。液態氯繼續冷卻到-101℃,就變成了固態氯。氯氣是一種有毒物質,對人體有強烈的刺激性,吸入少量氯氣會刺激鼻腔和喉頭粘膜,并引起胸痛和咳嗽;吸入較多氯氣會窒息致死。
當把氯氣加入水中,會發生以下反應:
CL2 + H2O = HCL + HCLO
因為消毒過程中氯氣用量很。ㄒ话阍1L水中僅通入約0.005g氯氣),可以說只要出廠的自來水符合正常的國家標準,在自來水中的投入的氯氣會完全與水反應生成其他物質,故可認為出廠的水中不含CL2上文所謂的"使城市水管末梢保持一定余氯量",實際上應是指氯元素,而不是氯氣。
然而,雖然氯氣已完全反應,卻有其他物質生成。我們先來看次氯酸。次氯酸(HCLO)具有強氧化性,因此具有很強的殺菌消毒能力,是常用的消毒劑。次氯酸是一種弱酸,很不穩定,在光照條件下易發生以下反應:
2HCLO = 2HCL + O2↑
如此,水中有可能含有的雜質就只剩HCl了。
氯化氫(HCL)是無色而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它的密度比空氣大,約為空氣的1.26倍。氯化氫極易溶于水(0℃時,1體積水大約能溶解500體積的氯化氫)。氯化氫的水溶液叫氫氯酸,俗稱鹽酸,是一種強酸,具有強的氧化性及腐蝕性。
由以上的方程式,根據氯原子守恒,可知一定物質的量的氯氣與水反應后最終生成的氯化氫的物質的量是原來氯氣的兩倍。由于在生產水的過程中使用的氯氣的量很少,產生的氯化氫的量自然微乎其微。根據生理衛生常識,我們知道人體的胃液含有少量鹽酸,故可認為微量的氯化氫并不影響人體健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此外,氯化氫是易揮發氣體,基于這一性質可推知煮沸了的水幾乎不含氯化氫。
工人正在投氯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生產過程符合國家標準的自來水是不會危害人體健康的。
最后,我們就“飲用水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這一問題進行了社會調查問卷。通過調查報告,我們發現 14.3%的人家中飲用純凈水,49%的人飲用自來水,36.7%的人家中飲用井水。在飲用純凈水的人中:約36.7%的人認為純凈水對人體無害,較喜歡飲用;22.4%的人認為飲用純凈水對人體有害,并不喜歡飲用;此外,還有約40.9%的人對飲用純凈水是否有害不太清楚,因大部分人都在飲用,也就跟著飲用。
大部分人不飲用自來水是因為目前嚴重的水污染狀況,表示若自然經濟條件允許,愿意喝天然的河湖水或礦泉水。多數人選擇飲用何種純凈水大都從品質、價錢等方面綜合考慮。
總結:
長期飲用礦泉水,體內某些微量元素可能攝影取過量。根據有關資料,一個體重68千克的人,體內含有5.68克鐵、2克鋅、0.11克銅以及一定量的其他微量元素,含量為ppm級(百萬分之一),或ppb級(十億分之一),甚至更少。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作用很微妙,不足有患,過量有害,它必不可少,但又并非多多益善。礦泉水中的某些微量元素含量比天然水多得多,長期飲用會使某些微量元素超過人體所需,至于純水,則與礦泉水相反,水中缺乏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茖W研究告訴我們,人類在漫長的進化中已和天然水結下不解之緣,天然水中,溶解有各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其含量又符合人體的正常要求,人體中所需的微量元素除了食物之外,主要靠水補充。因此,天然水在人體健康中的位置是不可替代的。我們需要做的是改善天然水水質,在鄉村要保護好天然水源,使其免遭污染,城市的自來水應達到國家衛生標準。此外,水一定要煮沸后再喝,多喝白開水才能保證身體健康。氯氣溶于水后會生成次氯酸等物質、次氯酸有極強的殺菌漂白作用,但同時,水中還會產生一些次氯酸鹽和有機氯(一些有機物與氯結合的產物,它們被稱為余氯)。余氯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因而對人體而言,它屬于致突變物質,如果經常喝含有余氯的自來水,顯然,對健康是極不利的。但是,自來水中的余氯是不穩定物質,它在光或熱的作用下很容易分解和揮發掉。所以,自來水經燒開后,其中的余氯就可以盡除。
這些燒開過的水,為什么不宜飲用呢?這是因為水里通常都含有微量的硝酸鹽和重金離子,比如鉛、鎘等,當水長時間加熱后,由于水分被不斷蒸發,水中的硝酸鹽和重金屬離子的濃度相對地增加了。含有較多的硝酸鹽的水,在進入人體腸胃后,其中的硝酸鹽就會被進一步還原成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會破壞血液輸送氧氣的功能,使人心跳過速,呼吸困難。情況嚴重的時候,還有致命的危險。同樣重金屬離子對人體也是有害的。
既不能喝生水,又不宜喝反復煮沸的開水,是不是喝純凈水或蒸鎦水最衛生呢?其實,一般水里含有的鈣鎂等元素,都是人體必需的元素,鈣大約占人體重量的1.38%,是骨骼和牙齒等的主要成分,而且它對維持心肌的正常收縮和促進血凝等都起重要作用。鎂大約占人體重量的0.04%,其中70%存在于骨骼中,每人每天大約需要0.3——0.5克鎂。這兩種元素的一部分就是從飲用水里攝取的?梢,只飲蒸餾水或純凈水也并不一定很好。
那么,飲用怎樣的開水才是合適的呢?燒水時,當水壺中的水開始沸騰,表明壺內水溫已達到100℃,絕大多數的細菌都被殺死了。如果自來水中氯的氣味較重,則可以適當再燒一兩分鐘,這樣的開水無論是沖茶,還是煮飯都是很適宜的。
初步意見及建議:
天然的才是最好的,解決目前飲水健康問題的根本措施是保護環境,治理水污染。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市民水資源,杜絕污染的自覺性,加強城市污水處理以及相關設施的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水資源環保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環保力度,提高水資源的質量。
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對純凈水市場的監督管理,使人們喝上真正“純凈”的水。
下一篇:一定得用心看完的<最專業的飲水對比>